字畫裝裱機裱框有—套詳細工藝流程,實際操作時需按要求進行。其過程關鍵在于原材料的托和染,包含:①托綾、絹,將綾絹正臉合案刮平,用粗筆蘸冷水把它刷透,完用干布將水分吸走,使綾絹發(fā)緊案面,豎直無皺,再涂面糊,之后將卷好一點的紙兩端對齊綾絹,邊展托紙,一邊用漿刷一下實,完了再用棕刷排實,撕去,晾在地面上。
字畫裝裱造型藝術在中國具備悠久的歷史和鮮明民族風格,字畫墨妙需要經過裱框才有利于個人收藏、廣為流傳和欣賞,因此裱框技術性高低,綾絹色彩的選擇與裱框方式的設計方案直接影響著作的藝術效果;歷代書畫佳品,如已糟朽粉碎,一經用心裱框,則宛如枯樹逢春,一些寶貴畫珍貴文物因而不至于淹沒失傳已久。揭裱字畫又稱裝裱字畫,歷史悠久的名稱叫裱褙?,F代化的揭裱字畫領域,都稱自己是“蘇裱”。傳說故事是以蘇州傳出手藝。
明朝有一位湯勤,乾隆皇帝時有一位徐名揚,他們是從蘇州來京城的揭裱字畫的藝師,聞名于那時的文人墨客、士人,乃至皇上。她們揭裱字畫身懷絕技,代代相傳,精雕細琢。
到清朝光緒,蘇裱書畫技藝之精致,爐火純青,舊書畫碎破到不能辨別,乃至糟脆到吸氣既可以飄散的水平,仍然可以蘇裱如原貌,可謂業(yè)內一大絕招。書畫裝裱十分注重內在質量,這就需要書畫裝裱師有全方位的素養(yǎng)和濃厚的功底,這樣才能使書藝術家的作品能夠更好地得到完售,進而提升藝術之美和欣賞力,在漫長的的合作中很多收藏者、美術家、書法名家都與裱框師結成了非常好的朋友。